softbody bouncing in C4D / 柔體彈跳效果
柔體彈跳效果
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在C4D製作柔體效果,產生「軟、Q」的碰撞動畫。步驟雖不多,但仍有一些設定技巧與觀念需要注意,並依照自己的設計需求主動嘗試不同的參數設置,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。
操作步驟
1、建立基本球體
1.1
直接新增一個Cube,並將Segment X與Y參數設定為 2。
1.2
增加Subdivision Surface 節點:圓化方塊體。
直接新增一個Subdivision Surface,並將Cube拖拉成為Subdivision Surface的 「子」物體。
1.3
將目前模形狀態定型。
選到 Subdivision Surface群組,按右鍵選擇 Current State to Object指令:會將目前模型群組轉換(複製)成一般物體。
1.4
將轉換(複製)的物體群組中的 Cube拖拉獨立出來。
並將原有的Subdivision Surface群組顯示關閉。
2、建立場景
請參考「Infinite Look in Cinema 4D / 無限遠空間」教學。自行建立一個無限遠的場景:包含一個彈跳的地板、背景與基本燈光照明。
3、柔體與碰撞設定
3.1
將步驟 1.4要彈跳的 Cube設定成柔體:
先選到Cube按右鍵,執行 Simulation Tags / Soft Body指令。
3.2
將地板設定成要被碰撞的物體:
先選到 Plane(地板)按右鍵,執行Simulation Tags / Collider Body指令。
3.3
按播放鍵,柔體 Cube會往下掉落與地面碰撞,但太過柔軟需要調整。
調整方向:增加柔體的硬度、彈性與摩擦力。設定參數如下:
切換到「Simulation Tags」標籤
在「Soft body」標籤:
Pressure / Pressure(壓力):15。
Shape Conservation / Stiffness(剛性 / 硬度):25。
Flexion(彎曲):70。
在「Collision」標籤:
Bounce(彈性):220%。
Friction(摩擦力):60%。
4、產生Bake(烘培記錄)
為了節省反覆播放的運算時間,可以將目前調整好的碰撞動態記錄下來。
4.1
選擇Cube(柔體)物件中的「Simulation Tags」標籤,切換到 Cache(快取)標籤:直接點選「Bake Object」選項:
會跳出 Baking Dynamics Simulation視窗進度,到100%即完成Cache的運算。
4.2
為了豐富效果,建議可以複製多個 Cube(柔體)物件,產生更多的柔體碰撞:增加畫面的豐富性。
5、加入材質與算圖
請自行加入喜歡的材質與算圖設定,完成柔體動畫的視覺設計。
參考如下圖:
不好意思 請問 我按右鍵看不到 simulation tags ?!
回覆刪除Hello guo guo:
回覆刪除使用右鍵的快捷選單內容應該都是預設的功能 不需額外設定.
建議檢查滑鼠右鍵在其他軟體之中是否正常.(如:MAC滑鼠就可有不同的功能組合)
在C4D還有另一個方式取代按右鍵的simulation tags,操作如下:
先選到物體 > 再到 Object 視窗上方有個 Tags 選單 / 按下去一樣會有跟右鍵相同的指令優
希望學習順利 加油!
MGBoom Design